14.加快推進“一刻鐘社區服務圈”建設,實現覆蓋90%以上的城市社區,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和滿意度。

28.對全市不少於100萬市民群眾進行消防知識普及,為70萬個老年人傢庭推廣安裝獨立式感煙報警裝置,有效提高居民傢庭火災預警能力。

1.新建、改擴建一批幼兒園,新增學位3萬個,著力緩解“入園難”問題;對全市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師德、教學、管理等崗位培訓。

北京今年將建5萬套保障房 新增幼兒園學位3萬個——人民政協網

18.全市80%以上的中小學校、托幼機構、養老機構食堂達到“陽光餐飲”標準,提升5000傢餐館、飯店等服務品質,著力滿足市民餐飲安全需要。

7.豐富政務公開惠民便民地圖內容,推進地圖在微博、微信、手機客戶端融合應用,讓信息多跑路、群眾少跑腿。

北京市20台中西屯區月子中心18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

31.通過開發城市公共服務類崗位,安置本市1萬名農村地區勞動力就業;建立100個殘疾人幫扶性就業基地;為5000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提供社區和居傢康復試點服務。

9.開展健康知識進社區、進鄉村、進單位活動,舉辦1.6萬場面向市民的各類健康大課堂,提升市民健康素養;培養2萬名傢庭保健員,幫助慢性病人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。

26.充分利用拆違、棚改、疏解等騰退用地,以及城市邊角地等,見縫插綠,新建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。

2.在城鄉社區繼續建設150個養老服務驛站,使老年人就近就便獲得養老服務;通過電話問候、上門巡訪等形式,為全市不少於5萬名獨居、高齡老人提供定期巡視探訪服務。

方便市民出行

消除安全隱患

16.建設200個“社區之傢”示范點,推動機關、企事業單位參與社區服務,向社區居民開放內部服務設施,實現共建共享。

6.持續推進“北京通”建設,新增多功能卡片200萬張;利用“北京通”手機APP,試點“無卡”乘坐公交地鐵。

提升市民生活品質

19.同20傢外埠主要供京農產品企業進一步完善產銷銜接機制,努力實現“基地直供、企業直銷、全程可溯、標準管理”的模式,使首都市民“菜籃子”更安全、更放心。

改善群眾居住條件

5.創建60個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體育特色鄉鎮,在體育場地設施、健身活動開展、科學健身指導等方面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服務。

4.扶持不少於150傢實體書店,營造良好、有特色的閱讀空間和文化氛圍。

10.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5萬套,分配公租房(含市場住房補貼)1.5萬套(戶)以上,進一步解決中低收入傢庭住房困難;完成2.36萬戶棚戶區改造,提高群眾居住質量。

17.充分利用地下人防空間,提供1萬個停車位、500處公益便民和社會服務場地。台中西區坐月子中心推薦

8.組織名中醫每周到全市3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鄉鎮衛生院)坐診,做實傢庭醫生簽約服務,方便群眾就近看病。

12.更新改造100個老舊小區的供熱管網,提高供熱質量,讓群眾溫暖過冬。

11.繼續穩步推進為老樓加裝電梯工作,全年開工400部以上,完成200部以上,進一步解決老年人和行動不便人員上下樓難題。

20.加快軌道交通建設,實現6號線西延(海淀五路居一蘋果園南路)和8號線三期、四期(珠市口一五福堂一瀛海)試運營。

21.完成100萬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和900公裡自行車道治理,方便群眾出行。

22.實施100項交通疏堵工程,完成100處路口、路段交通組織優化,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40條以上,提高路網通行效率。

改善生態環境質量

23.啟動實施1000個村莊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,全市平原地區村莊基本實現“無煤化”。

24.開展615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,改善群眾身邊環境。

25.新增10處城市休閑公園和100公裡健康綠道,擴大城市綠色生態空間,滿足市民休閑健身需求。

3.開展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2萬場,向群眾發放5000萬元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,讓更多優質文化產品惠及群台中南屯區月子中心眾。

27.加強水源保護,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22條。

13.推進“廁所革命”,完成580座各類公共廁所改造升級,改善群眾如廁條件。

15.建設提升“規范化、連鎖化、品牌化”的台中西區高級月子中心蔬菜零售、便利店(超市)、餐飲(早餐)、傢政服務、理發店等生活性服務業網點1400個,使群眾生活更方便、更舒心。

29.繼續開展住宅老舊電梯風險預警監測,對3000臺住宅老舊電梯進行風險評估,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進行掛賬督辦。

提高社會保障水平

30.為2200戶生活困難傢庭提供助殘、助老、助教等幫扶服務;繼續提高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標準,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、失業保險金、工傷保險定期待遇、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、福利養老金。

擴大基本公共服務

編輯台中中區月子中心推薦:周佳佳
arrow
arrow

    jtaxn614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